一個愿意陪你讀書的寫作培訓師
原創|第340篇
文|若初
一個愿意陪你讀書的寫作培訓師
原創|第340篇
文|若初
9月初的時候,我寫了一個【28歲這年,我開始了獨居生活】系列文,沒看過的小伙伴,可以點擊這里:
算算日子,我已經獨居了近2個月。
搬到新家之后,最喜歡的娛樂項目,就是逛淘寶買裝飾新家的好物,平時也看一些家居設計類的公眾號,學習一點一點把家改造成自己理想的樣子。
我也不說什么“房子是租的,但生活不是租的”之類的雞湯了,因為我真實的感受是:我人在哪兒,哪兒就是我的家,我就是想過好當下而已。
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租來的房子,沒必要費心思去捯飭,因為心理上總覺得自己是在過一種臨時的生活,好像隨時會離開一樣。
但我發現,租來的房子,在一定的范圍內,只要你花了心思,一樣可以提升幸福感,原則就是:多買可以搬家帶走的軟裝,少買帶不走的硬件。
今天跟著我的鏡頭,一起來場house tour吧,看看我都買了哪些提升幸福感的生活好物吧(別擔心,不是廣告,純屬個人生活手札分享)~
【臥室篇】
原版房間是這樣的:
我動手捯飭之后,是這樣的:
為什么臥室會有溫馨感呢?這里有個用光的小技巧。
原本臥室的水晶燈有6個小燈泡,但我只讓它亮3個,而且燈泡不是刺眼的白熾燈,而是暖光,這樣臥室光線就不會很強,給人有種私密性被保護的安全感,整個人精神上也更容易松弛下來。
同時,為了滿足自己晚上看書刷劇的需求,我再買了一個落地燈作為補充光源,選用的是專門用于讀書寫字的暖光燈泡,到貨后,自己動手組裝。
燈頭腦袋部位是軟管,可以隨便調節落地燈低頭的角度和方向。
組裝的時候,為了讓落地燈盡量矮一點,顯得“腳踏實地”,我只組裝了4截,第5截我直接收起來了,將來如果換新家,有機會的話,再繼續組裝上去拔高度。
當初下單的時候,其實有好幾個顏色:
我最想買的是馬卡龍灰,圖片上看來有點兒像霧霾藍。
黑色的氣質過于疏離冰冷;粉色雖然和我的床單很搭,但作為落地燈,顯得像個幼稚的玩具,也不行;綠色這個色度我不喜歡,如果是墨綠色我還能考慮下,這種馬卡龍綠,好丑,看起來質感不行,跟我不搭。
想來想去,還是選擇了白色,因為整個家的色調以白色和米白色為主,落地燈擺放在床頭的位置,最好能和背景墻融為一體,看起來只有光源而沒有燈身,這樣也不顯得地方促狹,白色也有種極簡主義的高級感。
另外,選擇這個款式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它讓我想起了宮崎駿在《千與千尋》里,創作的那個一跳一跳給千尋引路的路燈人,感覺特別好玩有趣。
落地燈是這個家里,讓我感覺最有生命溫度的一個物件之一,另一個物件是小姊妹以前送給我的長條抱枕:
秋冬的晚上,熄燈睡覺的時候,抱著抱枕,覺得身邊還有落地燈陪著我,心里就覺得暖暖的,很踏實。
這一刻,我終于理解了為什么張愛玲能在作品里,打通五感去描寫那些冷冰冰的物件,就好像她能跟那些擺設對話一樣。
因為當一個人沉浸在一種獨處的狀態里,身邊陪著她的,只有那些死物件的時候,這些物件對她而言,就有了不一樣的意義,人和物件之間,真的會有一種超越語言的交流。
這其實與人和寵物之間的陪伴原理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除了落地燈以外,我還入手了一塊床邊地毯,北歐ins風。
灰白顏色,低調柔和,弱化存在感。
長絨毛扎染的工藝,赤腳踩在上面,超級舒服,就像貓咪從腳底板溜過一樣。底部還有防止滑動的設計,牢牢抓緊地面,完全不用擔心地毯自己歪來歪去。
這塊地方,算是我家里的“心流地”,我很喜歡呆在這里看書刷劇,偶爾寫寫稿子,為了更舒服,我特意給它配了一個草綠色的懶人沙發。
椅背角度可以隨意調節,這間房子客廳的沙發上,原本有2個抱枕,我把其中有一個拿來配給這個懶人沙發,有時候是當成坐墊,有時候是當成腰枕,總之,將抱枕和懶人沙發搭配起來使用,舒適度非常nice,簡直堪稱完美。
【客廳篇】
客廳原來的沙發顏值比較丑,也不太平整,所以我買了一個森林系的沙發套,清爽藍,小鹿在林間跳躍,比較活潑的風格:
唯一的BUG是尺寸買錯了,但又懶得退換,所以湊合套上去,略微不是很平整,但也在我接受范圍內。
平時吃飯,我就背靠著這張沙發。
因為我不喜歡正兒八經用高桌子矮板凳坐下來吃飯,更偏愛日式那種干啥都盤在地上的感覺,很隨意,更自在。
所以,我給客廳也買了一張地毯,平時吃飯,就屁股下面墊塊抱枕,坐在地毯上就餐。
原本是想買塊超大的地毯,能占半個客廳那么大,還能把茶幾也放在地毯上的那種,但是,逛淘寶的時候,發現買那么大尺寸的,略貴,也不是很劃算,將來搬家又不好帶走。
所以,心疼放棄,只買了個小尺寸的,僅供自己坐下來吃飯即可。到貨后才發現,這張毯子略單薄,沒有臥室那張舒服綿軟,但勝在便宜,6.67元入手的,扔了再買新的,也不覺得可惜。哈哈,我簡直是個購物小天才。
餐桌上的桌布,真的是最失敗的購物了,因為買錯了尺寸,沒有留足夠的桌邊,尺寸只是剛好覆蓋餐桌的桌面,而且格子太大,顯得好傻。軟玻璃還不錯,很滿意。
家里沒有全身穿衣鏡,只有洗手間的一面鏡柜,所以,我額外買了一個化妝鏡作為補充。
鏡子是很漂亮的,但我其實很少用它化妝,基本都在洗手間完成了護膚和化妝的步驟。
洗手間也沒有放化妝鏡的空間,所以我就把化妝鏡挪到了客廳的書桌上,每天出門前,在這里戴手表和戒指,抹把口紅,欣賞一下妝容,便揚長而去,這是出門前的儀式感。
這個鏡子最厲害的地方,就是拍照凹造型,是賊好用的道具,非常適合拍局部特寫,比如,拍臉,拍手,拍腰,拍肩頸鎖骨。
類似下面這樣的,就問你一句:是不是出片效果很高級?
在鏡子隔壁,我還新添了一個海盜船紅酒架:
一直都想買紅酒杯來著,但沒找到合適的。前段時間公司過節日,送的禮物里有一瓶紅酒,我索性直接買了一整套紅酒具,反正家里也缺喝水的漂亮杯子,剛好物盡其用。
家里想要有生命力,綠植肯定是必備的,但是我手殘,年初有個讀者送我君子蘭,我也沒養好,后來枯掉了,因為當初是放在陽臺,我經常忘記澆水。
前幾天,一個創業的朋友邀請我去他公司談合作,順便送了我一盆蘆薈,媽耶,我可太喜歡了,放在我的客廳,跟整個家的風格很搭,而且每天都能看見它,我再也不會忘記澆水了。
【洗手間篇】
洗手間新添的這塊吸水腳墊,是我的最愛:
棉毛特別長,特別濃密,背面緊抓地板,完全吸牢。
每次洗完澡,出洗手間的時候,沾著水珠的腳丫子,就在這張小毯子上蹦跶幾下。每一腳踩上去,都像踩在棉花般的云朵里,暖暖的電流從腳底升騰而起,幸福感超強。
我平時很少拖地,都是用抹布直接把家里的地面仔細擦兩遍。臥室是木質地板,客廳是冰冷的瓷磚。
夏天的時候還好,我就赤腳在家里溜達。但秋冬之后,腳底會覺得冷。我就買了一雙棉拖:
顏色款式都喜歡,一見鐘情的那種喜歡,果斷入手,這也是秋冬提升幸福感最重要的好物之一。
其實秋冬季節,就需要一些毛茸茸的日用好物,真的會讓人從心底覺得溫暖和舒服,比如馬桶墊,我愛死了,拆洗也方便。
每次上廁所都覺得“活著真好啊”,蹲大號也開心,就是那種每天都被自己喜歡的東西所包圍的小確幸。
店家很有趣,還送了一張應景的可愛貼紙,我研究了一下,貼在馬桶蓋上剛剛好,上廁所也有了情趣,日子也變得生動了起來,就像小鹿在心口蹦蹦跳,又像蝴蝶在肚子里飛舞一樣,難以言表的開心。
【廚房篇】
廚房是我獨居以來,最有開發潛力的一part了,陸陸續續添了好多小東西。
當時搬進來的時候,沒有帶任何廚具,因為我以前幾乎不做飯,而新家除了一個電磁爐,冰箱和菜刀之外,也什么都沒有。
所以,所有的廚具,我都是全部重新置辦,既然如此,肯定要買自己喜歡的嘍,這樣做飯才快樂,吃飯才開心嘛。
今年我特別迷戀墨綠色,總覺得這種顏色,自帶一種低調高級的藝術氣息。
所以,大海撈針,我找到了這款墨綠色的餐具套裝:
三件套,筷子,勺子,叉子。金屬材質,很時尚的款式設計,顏值超高,高到我每次吃飯,覺得自己吃的不是食物,而是藝術。
烤漆工藝,所以不能用鋼絲球清洗,會刮漆的,必須像清洗不粘鍋一樣,用海綿來清洗。
這家店還有免費刻字的功能,但是我蠢,當時下單給忘了,要不然,刻上字,這就真的是我的專屬餐具了,很有意義的呢。
對于家居、收納、餐具這部分,我一直都很喜歡日式的作品,就是覺得顏值高,實用,又很貼合人與物之間那種情感羈絆。
吃飯要有食欲,盛飯的器皿也很重要,我買了兩套日式的。
第一套是喜歡碗盤中間的娃娃圖案設計,跟我很搭。
但是對我而言,這個面碗有點兒小,我基本要吃一大碗的,所以后來在薇婭直播間,入手了這套日式的斗笠喇叭碗,我超級滿意。
這款碗拿在手里,質感很好,很細膩很精致的感覺,比上面那一套好很多,上面那套做工略粗糙。
這款碗的大小,8寸,剛好夠我每餐吃滿滿一碗。我買了兩個,一個黃色,一個橙色,每次不一樣的用餐心情,都是很適合秋冬的溫暖色系,日系清新糖果色,手繪貼花,超級清新靈動的田園風。
每次捧著這樣的碗吃飯,就像捧著詩和遠方的田野,那是觸手可及的理想生活,食欲不要太好哦。
我不喜歡吃米飯,更鐘愛面食,所以放棄了電飯煲,就只買了一個小型不粘鍋,外加配套蒸籠。
優雅時尚的簡約白,蒸炒煎煮都可以,2~3人的小型不粘鍋,簡直是為我這種獨居女孩量身打造。
真的顏值超高,每次用這樣的鍋做飯,我心情都變得很美麗,很享受烹飪的過程,柴米油鹽的世界,也變得活潑且明亮,不再是辛苦勞作,而是詩意的創造。
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可愛的高顏值廚具,我恍然發現,做飯也不再是任務,而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美麗生活。
為了把廚房用品收納起來,我還添置了一個置物架,這個真的是搬家帶不走的,但好在也不值幾個錢,可是買來肯定會增加廚房幸福感,所以我還是果斷入手。
不打孔,直接黏上去,但真的好牢固,賊實用。
我新買的綠色硅膠勺和切菜小案板,都可以清爽得收納起來,菜刀也可以插在背面不占地方,常用的瓶瓶罐罐和調料包,也有了合理的去處,完美。
收納方面,之前還買了另外2個小盒子,封閉性超級給力,我用來收納五谷雜糧,五芳齋熬粥同款原料。
但后來想想,這個可以用來裝一些熟食儲藏,然后把所有的五谷雜糧,統一儲藏在上面的那種大的保鮮盒里,這樣收納效果會更好。
還有瀝水籃和抹布,小巧實用:
白色的瀝水籃廚房的米白背景搭配,屬于既有實用性,但又盡量降低存在感的那種。
抹布其實在小區門口的便利店也可以買,但我就是想在網上淘自己喜歡的顏色和款式。這款還不賴,我喜歡抹布角落那只碗的造型設計,而且藍色也跟客廳的沙發藍,遙相呼應。
最后一件廚房好物,圍裙,原本想買日系風的棉麻質地,但是網上怎么也找不到合適的,最后退而求其次,選了圖案漂亮的防水材質。
最愛的是胸前的小姑娘頭像,超級可愛,做飯穿它,就很有居家少女感。
洋洋灑灑寫了這么多,只是單純想和大家分享我搬家獨居的喜悅。
因為我剛剛搬進新家的那幾天,每天都超級開心。可是獨居嘛,也沒有人可以分享這份心情,幸福的喜悅又很難按捺住,所以我就時不時會自言自語,把開心講給自己聽,后來寫完【28歲這年,我開始了獨居生活】之后,我就發現,自己好像不再自言自語了。
這幾天細細分析了一下,應該是因為隨著那個獨居系列寫完后,我已經完成了分享喜悅的自我表達,所以自然而然,就沒必要把開心說給自己聽了。
其實,我骨子里,還是屬于很愛分享的人,所以,就這么著吧,一直寫下去,挺好。
我置辦的這些生活好物,其實都不貴,甚至可以說是性價比很高的便宜物件了,但是用的討巧,就真的能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數,這個才是最重要的。
每天都被自己喜歡的東西包圍的感覺,只要試一次,你就會迷上。
附上了當初的下單截屏,是為了方便大家順藤摸瓜,萬一有哪個小物件你們看上了也想要呢,對吧?只是可惜了,也沒有甲方爸爸給我廣告費,哎······
你們有什么性價比超高的家居好物嗎?可以留言區推薦給我哦,一起交流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