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道君語:
心有煙火氣,人無煙火味,是最好的生活方式。
紀錄片《人生一串》中有一句話:
“沒了煙火氣,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。”
何為煙火氣?
有人說是深夜大排檔上的牛肉串、羊肉串、烤生蠔……滋滋冒著熱氣。
有人說是在大城市里隱蔽的街頭巷尾,人們打牌、下棋、閑聊。
有人說是回家時母親端來的那一碗熱粥,是愛人在廚房“乒乒乓乓”的做飯聲。
煙火氣,是最好的生活方式。
因為世事總有蒼茫,人生總會孤單,唯有煙火氣,方能抵御這瑣碎的日常,生命的無常。
愿你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,不慌不忙,擁有美好的日常。
公元1097年,蘇東坡被貶到了海南儋州。
當地人很歡迎他,幫他修房子住,還時常送吃的給他,比如生蠔。
外面的海風肆虐,在小小的茅草屋里,他和兒子蘇過兩個人,烤生蠔、酒煮生蠔……吃得津津有味。
蘇東坡一面吃,一面叮囑兒子千萬別說出去。他說:“恐北方君子聞之,爭欲為東坡所為,求謫海南,分我此美也。”擔心要是北方人知道了,都想被貶來海南,那豈不是要分走我的美味?真是可愛得很。
其實,宋朝不殺文官,最重的責罰是放逐海南。蘇東坡收到貶書時,已經年過六十,病痛纏身,已知“無復生還之望”。他甚至已經談好后事,與摯愛的弟弟訣別。
明明已被逼到人生絕境,但在蘇東坡這里,卻是“心安歸處是吾鄉”,一點生蠔都能“食之甚美”。
人生總有酸甜苦辣咸,五味雜陳,不過一碗人間煙火。
入口才知咸甜,吃過方知其味。懷抱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,無論何時,總能吃出津津有味,活得熱氣騰騰。
抗戰期間,作家梁實秋住在四川,給自己的房子取名“雅室”。
所謂“雅室”,不過是一處小山坡的小屋,還四壁空空。每逢夏天,“聚蚊成雷”被咬得滿頭包,一下雨就滴嗒滴嗒,還經常能聽到鄰居的動靜。
但是,梁實秋說這里的月夜最美。
三五好友,一同坐于房前梨樹下。月光清亮,從樹葉的間隙篩曬而下。他們談笑風聲,外面的戰火紛飛,內心的彷徨迷茫,在那一刻仿佛不復存在了。
他說:“人生如寄,住雅舍一日,雅舍即一日為我所有。即使這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,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給予之苦辣酸甜,我實躬受親嘗。”
雅舍的苦辣酸甜,之于他人,或許是生不逢時的郁悶。之于梁實秋,卻有了詩酒花茶的雅興。
“人生不能像做菜,把所有的料都準備好了才能下鍋。”但人生也如做菜,料都差不多,好不好吃,全憑個人的心。
心中浸透煙火氣,濃淡相宜,人間亦有清歡。
在豆瓣,有一個小組話題叫“菜市場愛好者”,全是網友們分享的菜市場照片。
有的人拍了家門口的菜市場,綠盈盈的蔬菜挨擠在一起,紅薯摞成一座座小山,粉色燈光下一只只鮮嫩的海魚,街坊鄰居們爭相搶購的樣子。
有人拍了市場里的小吃,一大鍋白嫩嫩的酸奶,剛炸好的藕餅,吃了很多年的春卷……
有的人拍了旅行時遇見的菜市場。一筐筐櫻桃紅彤彤,擠成一團的綠色、紫色西蘭花,秋天時黃澄澄的小南瓜,碼得整整齊齊的火腿肉,可愛的甜甜圈……
有人說自己心情不好時,就上來云逛市場。即使自己去不了現場,這么“逛”一圈下來,看餓了,心情卻變得飽滿了。
汪曾祺曾說自己愛逛菜市場:“我寧可去逛逛菜市場。看著生雞活鴨、鮮魚水菜、碧綠的黃瓜、彤紅的辣椒。熱熱鬧鬧、挨挨擠擠,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。”
生活的煙火氣,最撫人心。
日子再忙,也不能讓自己過得太草率。生活再平淡,也可發現一點一滴的美。
愿你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。
愿你的生活不只有柴米油鹽,而是在柴米油鹽中看見詩酒花茶的美。
愿你的日子無論多忙多累,總能留出一些空隙去感受閑情雅趣。
愿你的人生順遂,即使有所高低,有所得有所不得,亦能有腳踏實地的心安。
愿心有煙火氣,人無煙火味。
文字為物道原創,轉載請聯系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