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5年4月18日,蘇聯軍兵臨柏林城下。
此時,柏林城外最后一支德軍抵抗力量第9集團軍,已經被徹底擊敗。蘇德雙方在柏林城內,開始了傷亡極大的巷戰。
盡管蘇聯一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,但依然在柏林城中,占領了一棟又一棟建筑。
▲被俘虜的德國士兵
等到4月29日下午,蘇聯士兵已經在炮火聲中,把紅旗插在了德國國會大廈的圓頂之上。柏林城內的德軍已經沒有絲毫翻身機會。
在5月2日清晨,德軍柏林城防司令下令停止抵抗。至此,在之前十幾個晝夜的戰斗中,蘇聯軍消滅和俘虜了40多萬德軍。
▲戰爭后期的蘇聯軍隊
在5月7日,德國在西方盟軍司令部所在地:法國的蘭斯,向盟軍投降,簽署了所有戰線的無條件投降書,德國正式成為二戰戰敗國。
但此時的德國,并非彈盡糧絕,不剩一兵一卒。其實在各地的戰場上,德國依然有數百萬大軍。其中戰斗力較強的部隊如下:
▲和小貓一起留影的武裝黨衛軍士兵
第一,捷克斯洛伐克有90萬部隊
二戰后期,德軍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駐軍,主要是中央集團軍群和厄斯特馬克集團軍群。厄斯特馬克集團軍群后來被蘇軍全殲,只剩下中央集團軍群。
中央集團軍群有超過90萬兵力,在德國投降時,該集團軍下轄坦克和突擊炮1800多輛,飛機1000多架,依然有極強的戰斗力。該集團軍直到5月11日,才最終向蘇聯軍投降。
▲戰斗中的愛沙尼亞軍隊
第二,丹麥和挪威有30萬部隊
德軍駐守在丹麥和挪威的軍隊,主要是黨衛軍和部分國防軍。兵力超過30萬,下轄坦克和突擊炮500多輛,飛機400多架。黨衛軍戰斗力不俗,戰績耀眼。
該地德軍在得知德國投降后,全體將士放下武器,在原地等待盟軍的接管。
▲收復戰略重鎮里加的蘇聯軍隊
第三,南斯拉夫有40萬部隊
德軍駐守在南斯拉夫的軍隊,主要是E集團軍群余部。下轄坦克和突擊炮300多輛,飛機200多架。
在德國宣布投降時,德軍依舊和南斯拉夫的游擊隊在作戰。一直到1945年5月15日,波加那戰役結束,這支部隊才放棄抵抗。
▲戰場上被擊毀的4號坦克
第四,波羅的海有20萬部隊
德軍在波羅的海的部隊,隸屬于庫爾蘭集團軍群。該集團軍群,也被稱為是二戰德國最后的成建制部隊。該集團軍群在最初時戰斗力較弱,但在戰火中淬煉為百戰之師,重創對手。
在德國投降時,這支部隊下轄坦克和突擊炮600多輛,戰斗機100多架。
但是,當時大約有4000名隸屬于黨衛軍的外籍士兵拒絕投降,他們進入到了周邊的密林之中,變成游擊隊繼續作戰。最后一位士兵甚至堅持到了1959年。
▲在庫爾蘭半島撤退的軍隊和居民
如此算來,德國在投降時,光是主力部隊還有180萬,坦克和突擊炮3200多輛,飛機1700多架。如果再算上散落的游擊隊,臨時募集的新兵,武裝的戰俘等,兵力合計至少250多萬。
盡管德國兵力依舊龐大,但由于主戰首腦自殺,士兵厭戰情緒的蔓延,對方盟軍兵力更加驚人,終于讓德國在投降書上簽了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