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身成長詞典已上線1439/10000詞條
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578天
31年前,懷有身孕的她,喝下了人販子遞來的水。
結果,被1000元賣給深山里的某單身農民,農民比她大十多歲。
兩年間,她不斷逃跑。
又不斷被抓回來,每次都伴隨著一場毒打。
既然逃不了,那就去死吧,她這么想。也許還能少受點罪。
把指甲放到罐頭里喝下、農藥都試過,但被救回來了。
也不是沒有成功過,偷偷給丈夫寫了信。
但是丈夫帶著警察來的時候,她就被轉移了。
從此,逃跑的希望破滅了,她相繼生下一個女兒和兒子。
兩年后,她逃回家鄉。物是人非,丈夫已經再婚。
她選擇不打擾,也改嫁了。
她害怕那個地方,毒打留下了心理陰影。
但是作為母親,又惦記著自己的兒女,一直想去看看,認個親。
丈夫和兒子不愿和她回去。這件事成為家里的一根刺,始終過不去。
終于,在好心人的幫助下,她和兒女團聚了。
不過,兒女對她頗多微詞,抱怨自己從小沒有媽,被人欺負。
她承諾自己可以干活掙錢,補貼兒女。
回到現在的家里,丈夫和兒子也誤解她。讓她“滾”,離開這個家,去找那個兒子閨女養活。
她整日以淚洗面,不知道該怎么辦。
就像掉進一個洞里,沒有人能幫她出來。
每個人都可能掉到各種洞里,再也爬不出來。
該怎么辦呢?
著名作家安部公房的《砂之女》,就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建議:
如果爬不出來,就學著在洞里找到新的生活吧。
昆蟲學家小剛在沙漠做考察。
他希望找到一種未被發現的昆蟲,得以讓自己的名字印在教科書上。
人一入迷,就容易忘記時間。
小剛錯過了回去的時間,準備在沙漠里將就一晚。
路過的好心人說可以提供免費住處,就是條件不大好。
小剛沒有一點點防備,就開心的去了。
免費的才是最貴的,媽媽教的話小剛估計早就忘了。
一個巨大的沙坑里有一間房,住了一個寡婦,小剛借宿在那里。
夜里有很奇怪的事:寡婦不睡覺,在外邊鏟沙,要鏟一晚上。
小剛興致勃勃地觀察了一會,才去睡覺。
第二天醒來,他發現梯子沒了,上不去。
這才發現是個圈套,這里缺人手,把他困在這里做免費勞動力。
坑,真的是坑,還是巨坑。
以為只是旁觀者的小剛,猛然變成故事里的人。他接受不了。
就像我們,總覺得某些事不會發在自己身上,真的發生時,就和小剛一樣不敢置信。
怎么辦呢,逃吧!
小剛想了很多辦法。
一開始,喊話坑外的人,被無視。
接著綁架寡婦,想用她威脅外邊的人,被無視。
后來拒絕鏟沙干活,被無視。
最后妥協,餓了好多天,不得不開始工作。
不過小剛心里知道,自己絕對不會放棄逃跑,留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只是權宜之計。
有一天,真的被他發現了機會。
小剛發現可以編繩的網子,還有剪刀和樹樁,他將樹樁綁起來,往房頂扔,終于扔上去了。
小剛背上自己的所有行李,爬了上去。
終于自由了!
小剛一路跑,驚動了村子里的小孩和狗,叫聲引來了其他村民。
跑啊跑,沒想到就跑進了流沙。
諷刺的是,他拼命逃避的村民,成為此刻的救命稻草。
得救后,小剛再也不提出逃的事,還燒掉了自己的所有昆蟲標本,開始和寡婦好好過日子。
在這個過程中,有崩潰嗎?
當然。
有段時間,小剛瘋了一樣想看看大海。
求坑外的人,放他出去看半小時。
村民們說,看海可以,有條件。
讓小剛和寡婦在眾人圍觀之下性交。
小剛瘋了一樣,寡婦奮力反抗,兩人大打出手。
打累了,就像動物一樣癱在地上難過。
祭奠自己不再值錢的自尊。
不過也還好,他們熬過來了,沒有被逼瘋。
就像我們的人生,中途會有黑暗、有低谷。
不要掙扎,想辦法進行沙盒創新,扭轉劣勢。
黑暗總會過去的,不如讓它成為幫助自己成長的養分。
既然出不去了,那就認真生活吧。
小剛想通之后,生活順遂了很多。
他開始琢磨陷阱,當初自己掉進陷阱,是因為認知盲區。
這次他要好好研究,爭取下次成為設陷阱的人。
研究陷阱時,小剛竟然意外發現了一個沙漠取水的方法。
這個方法,也許能幫到整個村子。
恰逢這段時間,他家寡婦突然肚子疼得厲害。
村里的獸醫給她看了看,說是宮外孕,大家帶她去了醫院。
和小剛一同留下的,還有一條繩梯。
小剛爬上去,看見了大海。
沒多久,他又回來了,因為沙漠取水的方法還沒傳授給眾人。
這個時候,沙坑已經不再能困住小剛了。
他有了選擇,選擇留在坑里。
經歷了這番磋磨,小剛的內心更加強大了一些。
只要能學會在坑里自在的生活,那么哪里都不會成為困住我們的大坑。
這也是一種更高境界的自由吧。
小剛的經歷,是一則寓言。
沙坑的寓意,可以是婚姻。
想想看,我們是不是在懵懵懂懂的戀愛中,就稀里糊涂走進了婚姻。
本以為那些出軌、被小三、離婚、因愛生恨等,只是一則又一則的新聞故事。
卻沒想到,自己也是有可能會經歷的。
沙坑的寓意,也可以是人生。
想想看,剛從學校畢業的我們。
一張白紙,滿腔熱血,以為世界非黑即白。
走入社會后,發現了這個世界越來越多的黑暗面。
掙扎、反抗,頭破血流,皆是無果,總覺得就快要窒息了。
有人選擇離開,就像海子,至死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。
有人選擇留下,適應這個世界的灰度。
畢竟,只有這樣,才能活得下去。
從另一個角度看,人正是需要在不斷的絕望中錘煉自己的內心。
就像電影《金氏漂流記》中,逃避生活的中年男子自殺未遂,淪落孤島。
卻意外開啟了對生活的熱愛。
畢竟,逃避不止可恥,還沒用。
希望自己不管遇到什么,都可以坦然說出那句:我很好,謝謝你。
作者:七月流火(1992~不詳),精讀讀友會會員。愛好讀書,旅行,聽故事。